维基体育800元,可以让打工人喝60杯不重样的奶茶,让旅游特种兵走遍2个城市,却只够宝爸宝妈们买2个奶瓶。
看着自己的购物车里,2个原价800+的奶瓶,娜娜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不就是几个瓶子吗,凭啥卖这么贵!
这不是她第一次对母婴产品的物价感到震惊,为人父母之后,她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行走的肥羊。
基础款婴儿背带标价三四百,奶瓶清洁机动辄2000块,婴儿推车甚至狂飙至上万元……在价格战正酣的当下,母婴赛道独树一帜,消费升级愈演愈烈。
母婴产品材料成本高、生产规范严格,贵一点合情合理。但当下许多婴儿产品,打着专业化、精细化的旗号,实际品质过剩、溢价超标,仿佛是为年轻父母量身定制的消费陷阱。
逐渐走向高奢消费的母婴产品,不仅吸血着宝爸宝妈们钱包,也让拿着4k工资的年轻人望而却步:不是真的有钱,谁还敢生孩子?
高景观婴儿车、轻便型婴儿车、遥控款婴儿车,藤编的、塑料的,坐着的、躺着的……李薇家的宝宝刚刚两岁半,不知不觉,就已经拥有了七八辆座驾。
这么多辆婴儿车,总价值大几千,但她最常用的却是最便宜的那辆——79块钱的散车,轻便稳定,还能挂重物。
看着闲置的婴儿车,李薇有些懊恼,当初怎么就鬼迷了心窍,买了这么多费钱又占地方的东西?
实际上,冲动消费并不能全怪李薇,打开购物网站和社交平台,草饲奶粉、裸感纸尿裤、不勒小脚的喷泉袜、15°黄金喂奶角度斜坡枕等五花八门的育儿产品让人眼花缭乱,当爸当妈的一不小心就会被各种新概念收割。
以某品牌的婴儿家电为例,仅喂养系列,就能找到温奶器、泡奶器、吸奶器等8种不同机器,可真正到喂奶时刻才知道,哪有什么喂奶神器,爸妈的双手才是最实用的万能机器。
此外,这些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还极快,据母婴从业者1st老黄分享,一个品牌注水保温碗,为了提高售价,几年时间里不断叠加保温超能力,已出现品质过剩的情况。
其最新一代产品,足足有4层不锈钢,单碗重达1.5斤。据老黄粗略估算,注入热水和饭菜后,相当于父母每次喂饭要托着2斤的碗,喂一顿饭可能就要废掉一只手。
宝妈麦子也遇到过类似的饭碗刺客。某品牌婴儿辅食碗的价格200元起步,号称持久保温,并自带温度显示屏,能避免伤害宝宝肠胃。
对这种实验室精度一样的细分功能,麦子觉得不可思议,小娃娃又不是机器人,一定要 40 度才能入口。当妈之后知道食物烫嘴不烫嘴还不容易?这就是制造焦虑。
不仅婴儿产品花里胡哨,油、盐、洗衣液等贴上婴儿标签的日常用品也是层出不穷。
连饮用水都要蹭婴儿的热度:某消费品牌的婴儿饮用水,号称低钠淡矿化度、商业无菌、婴儿友好,但据媒体报道,母婴用水在国标中根本没有相关分类和具体标准,各品牌所参照的生产标准也不尽相同。
功效虽然存疑,但涨价却是实实在在的,上述婴儿饮用水,在购物平台的售价高达8元/升,但同品牌的矿泉水只要1.8元/升,身价相差近5倍。
数据显示,目前国内超过60%的家庭,每个月育儿开销超过2000元。其中,95后家长每月的母婴产品支出,达到了家庭月收入的30%。
更令人无奈的是维基体育,明知母婴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,家长们也只能咽下口中的苦涩。如李薇所言:养孩子哪有不花钱的维基体育。
看着一个价格200、比平时贵了3倍的婴儿健身架,娜娜没有犹豫太久就按下了支付键。
虽然购物车里还放着三四十块钱一个的普通健身架,但它们只有国标证书,娜娜觉得得再加一个欧盟标准的认证证书,才能让她安心。
实际上,她并不清楚两套标准有何具体区别,但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,花再多钱她也心甘情愿:小孩子都很脆弱,大人不打起十二分精神,就可能让他们置于风险之中。
经过一番排查维基体育,才发现是自己买的面霜让宝宝过敏了。其中的易过敏成分,在商品详情页里有提示,但她当时觉得婴儿用品本身就严把关的,并没有将此放在心上。
没想到一次放松警惕,就让孩子白白遭了一场罪,娜娜懊悔不已。从那之后,每次买婴儿用品她都会格外认真查看成分表和证书,拒绝任何看不到数据的产品,以免再次发生意外。
小心翼翼的不止娜娜,艾瑞咨询数据显示,安全性和品质保障在当代宝爸宝妈购物时最看重的因素,价格只能排第九。
这种为人父母,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的心理越强,就越容易被精准拿捏,比如宝妈苏周,每个月光给宝宝的花销就高达15000元。
听说出院的时候新生儿放在婴儿提篮里更安全,3000块的提篮苏周说买就买;听说睡袋能让孩子睡得更舒服,她连夜加急下单给孩子买回来,降温了再买一个厚的,供暖了还要再买一个稍薄的……
如流水一样往家里添置的物品,许多都派上了用场,但苏周也发现,并不是每一分钱都花得很值得。
咔哒一声,苏周手里的吹风机没电了,小侄女头发仍然湿漉漉的,转过身和她面面相觑。
300多元的37°恒温吹风机,号称自动控温、安全性高、吹走红屁屁,但自从买回来,一直在家里落灰:夏天给孩子换纸尿裤,用棉柔巾一擦,很快就干了;冬天天气冷,更不敢让宝宝光着身子吹风。
想起吹风机功能书里写着一机多用,苏周灵机一动,拿出机子来给侄女吹头发,结果没吹多久,机器就歇菜了。
即使知道商品有水分,置身于商家罗织的大网之中,宝爸宝妈们也很难保持清醒。
麦子就是这样走上挥霍之路的——出门遛娃碰上相熟的妈妈,闲聊起了手里推着的婴儿车,听到对方家里的孩子坐着4000块的座驾,她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。
小区里的几个要好的宝妈有个遛娃群,群里的宝妈买一次衣服,就要花上四五千、添置七八件,从上衣到袜子全部用进口的,把孩子打扮得容光焕发,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富养的孩子。
婴儿车也是如此,高景观的、低震感的、空间大的、可遥控的……一个个术语看得麦子一愣一愣的。
她最开始用的700多元的婴儿车,其实挺顺手的,但比较多了,就觉得自己养娃过于粗枝大叶了:别人家孩子都坐高级的,我怎么给孩子买了个这么随便的呢?于是豪掷4000元,跟风买了一辆好车。
6块钱的法兰绒小马甲,9.9的保暖内衣,19.9的连帽卫衣……李薇晒出自己的婴儿用品购物单时,总有人会在评论区回一句,这么便宜,质量能好吗?
她连忙回复,材质是A类纯棉的,确实是物美价廉。但质疑的人往往很难买账,言语间透露出轻视。
不知道从何时起,社交平台上的宝爸宝妈仿佛人人年薪百万,为宝宝一掷千金也不心疼,买贵的仿佛成为了育儿界的政治正确。
比如维基体育,号称育儿届百科全书的小某书,其六大用户标签中,精致妈妈赫然在列——该平台2亿月活跃用户中,超过一半的用户分布在一二线后的年轻群体。
众所周知,这类人群不仅收入较高,还主打一个富养观念,很舍得给孩子花钱,妥妥的新生消费主力军。
如此肥美的红利,商家们自然蜂拥而上,以纸尿裤为例,清渠数据显示,最近一年小某书上关于纸尿裤的种草笔记高达13万,累计曝光达到5亿。
宝爸宝妈们被各种种草轰炸多了,或多或少都会被同化。苏周就是如此,她经常上网看其他人分享的育儿经,各种月子专用婴儿专用看多了,总会接受一些安利。
娜娜带着孩子回了趟农村老家,留意到妈妈们用的都是两三百元的婴儿车,但没人会觉得昂贵,大家觉得这才是正常价格。
走进母婴店里,婴儿车都是大几千,连纸尿裤一包都要140块,明明可以去抢,但还是卖给了我一包纸尿裤。
如果再游个泳,198块钱又花出去了,其实流程不过是游泳、洗头发、沐浴,一次一个小时都不到,她忍不住感慨妈妈的钱也太好赚了。
李薇的好友冲着母婴店的会员价,一口气在店里充值了6万块。但她很快发现,每一次去,提一箱奶粉再附带一些日用品就要花掉两三千,才三个月不到,充值的6万块钱已经见底了。
我们直接对接经销商维基体育,独家的资源才有竞争力。盯着一位母婴羊毛群主分享的生意经,宝妈欣子有些心动了:让群主赚一些差价,自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,何乐而不为呢。
于是,她果断在帖子下面回复了一句求拉,没想到三天之内就收到了12个人私信发来的入群邀约。
这让她有些奇怪,但更震惊的还在后面——入群之后,她一天没来得及看手机,群里的消息就刷了四千多条,几乎都是团购信息。
欣子对羊毛群的信任瞬间土崩瓦解:哪有人能一天对接上千个经销商,所谓的一手资源恐怕别有玄机。
事实如她所料,那些羊毛群号称独家资源或宝妈亲试,但很多是厂家一件代发或者是帮卖的团长,很难有品质保证。
连为省钱而生的母婴羊毛群,都有镰刀暗藏其中,欣子想了想,还是老老实实掏钱,亲身上阵吧。
当妈两年后,李薇不再被广告和价位的障眼法迷惑,学会了看材质、查国标、了解品牌口碑,甚至用企查查把厂家历史扒了个遍,给娃用的东西好还是不好,她心里有自己的一杆秤。
现在,她已经开始反向收割消费主义羊毛了:在直播间蹲正点秒杀抢购,只用99的价格就拿下了一辆原价599的婴儿车;在线阅读平台有纸尿裤优惠券,也闻讯而去,拿下7折的正品;平时线下母婴店的福利试用,也应薅尽薅。